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鼠类带毒传播,以发热、出血、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,简称出血热。
出血热的传播途径: 出血热全年均可散发,秋冬季节增加,春季达到高峰。主要的传染源是老鼠,搬迁、施工、危房改造造成家鼠迁移,灭鼠工作和免疫预防措施不力,都会造成此病传播。
患出血热的症状:早期有发热、头痛、全身不适现象,最容易被误诊为上感、流感或感冒。出现发烧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则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。发热、腰痛、尿蛋白又被误诊为肾脏疾病。接着全身出现中毒症状,表现为三红:面红、颈红、胸红和三痛:头痛、腰痛、眼眶痛。
由于不少人还不认识这种病,所以发生出血热往往会被误诊误治,影响早期治疗,以致病危而不易救治。请同志们注意预防和及时就医。
预防办法:科学灭鼠与接种疫苗相结合是现在的主导预防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