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勤产业集团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  |  联系我们 
学习园地
当前位置: 首页>>党建工作>>学习园地>>正文
纪实文学作品《梁家河》读后感

作者: 时间:2018-10-25 点击数:

单位:正禾商贸公司  作者:高好省

今年开始,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纪实文学《梁家河》的热潮,我们公司党支部也开展了一系列有组织、有计划的学习活动,在学习阅读了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生活经历的《梁家河》一书我的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,党性和党员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。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有为民做事的初心,要有敢于担当、实事求是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

今年五一,我专程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——陕北延川县梁家河。这个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小村庄,一个让国人魂牵梦绕的地方。可能是出于当年同为下乡知青,有过同样插队生活经历,我的心情倍感激动和亲切。

梁家河隐于一条狭长的沟道里,沟道时宽时窄,沟汊纵横。一条小河从村中间穿过。村民散居在小河两边依山而建的窑洞里,窑洞外满目都是峭立的黄土山。踏上这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地方,见到他当年曾经朝昔相处的难以忘怀的乡亲们,让我想起了19781月,高中毕业,相应祖国号召,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。下乡来到了陕西省蒲城县党木镇林吉一队,成为了一名农村社员,开始了插队生活。就像习近平总书记书中写着的那样:起初,村民们打量着我们这些来自古城的知青们,知青们也打量着土生土长的村民。这打量是城市与农村的对视,也是知青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对视,更是我迈入工农商学兵曲折人生路的开始。

我们这一代人是祖国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,虽然插队时间不长,但是时隔40年,每当我想起下乡插队时,和村民一起用架子车拉土运肥,肩扛锄头、铁锹下田干活挣工分的岁月,闲时牵狗追兔子的场景,心里还是感触颇多,感觉艰苦与快乐并存。知青的劳动生活也锻炼了我吃苦耐劳、乐于奉献、勤俭节约的做人品格。知青的身份更是一种标志,界定了一个阶段,对经历过的人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历练。因此,在阅读《梁家河》时,我的心情会比其他人更加激动和亲切,书中的很多描述和情节,就是我的亲身经历。

几多牵挂,几多深情,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,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,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,是他为民做事的信念。从此,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了奋斗目标。习近平总书记忘不了梁家河,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圣的土地,更忘不了为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。回顾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,对比梁家河的今昔变化,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我们时时感受到,今天的梁家河,整洁的农家小院,柏油铺成的村道,随处可见的树林,真实反映了梁家河人通过不断地艰苦奋斗,将一个偏僻的陕北贫困村,发展成了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的富裕村,成了中国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典型,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精彩故事。走进新时代,这个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第二故乡的小山村,正在续写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篇章。

我们这一代人,见证了祖国由贫穷、落后、封闭的时期,走向繁荣、富强、开放的变革时代。亲身经历了祖国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、拨乱反正、改革开放,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历史性飞跃。因此,我们这一代人深知,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作为一名中共党员,我们应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作为一名后勤工作者,更应该发扬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干好本职工作,时刻铭记“以人为本、保障为先、真情服务、追求一流”是我们永远追求的奋斗目标。


关闭


版权所有:西北工业大学后勤集团

地址: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

邮编:710072    电话:029-88493099

ICP备案号:陕ICP备05010979